林业与环境科学简介
《林业与环境科学》(CN:44-1723/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林业与环境科学》刊登范围包括林木良种、育苗造林、环境、森林经营、森林保护、观赏园艺、林业机械、木材加工与利用、林产化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调查报告、综述和规划设计等,办刊宗旨是刊载林业与生态环境的研究新成果、新动态,普及推广林业知识,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推进林业发展和环境建设。
杂志文章特色
1、《林业与环境科学》内容真实,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通顺,说理清楚。
2、《林业与环境科学》稿件不超过6000字,文章结构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编、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林业与环境科学》题目要求简洁明了,突出文章创新之处,一般不超过20个字。
4、《林业与环境科学》关键词3至8个。
5、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试验研究,综述,规划与设计,实用技术,规划设计,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专栏,中国森林认证专栏,征稿简则,中国森林认证试点专栏,生态景观林带专栏
摘要:利用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2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var.elliottii)×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hondurensis)杂种(简称湿加松EH杂种)测定林2~21 a间多个年度的生长性状观测数据,研究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效应、早晚相关、及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结果如下:(1)父本效应、母本效应、以及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均对杂交子代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获得优良的杂交组合,需要选育优良杂交亲本,并开展广泛的交配与测定;(2)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多个观测年度的单株狭义遗传力为0.157~0.762、家系平均遗传力为0.609~0.920,显示对湿加松EH杂种开展家系选择和单株选择是有效的;(3)早期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21 a或18 a生的单株材积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相关,说明对生长性状开展早期选择是可行的,在考虑单位时间效益的前提下,单株选择和家系选择的最佳年龄分别是5~6 a和3~4 a;(4)针对测定林在生长中、后期保存率偏低的情况,讨论了遗传测定的适宜评价年龄。
摘要:在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精选种子园3个无性系的12 a生树木为中间砧木、加勒比松(P.caribaea)3个变种共17个无性系的新梢为接穗,研究砧木无性系、接穗无性系对接穗嫁接成活率、成活穗条直径、长度生长、雌雄花量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砧木中无性系B118是嫁接亲和力高的砧木无性系,B2、B6、C4、C5、H10、H17是嫁接亲和力高的接穗无性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砧木无性系对成活穗条直径和长度生长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嫁接在砧木A05上的接穗生长量最大。开花性状方面,在全部的成活接穗中,有18.07%的接穗产生雌球花,6.02%的接穗产生雄花序,成活接穗的雌、雄花量平均值分别为0.67个和1.37条。参试的17个接穗无性系中,有7个无性系的成活接穗共产生了56个雌球花、114条雄花序;砧木无性系间对成活接穗的促花效果存在差异,无性系B118的促花效果最佳。
摘要:为满足粤北地区对不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良品系的需求,选育适应干旱条件的杉木家系,试验选择了当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广的28个杉木家系,进行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结果显示,不同家系、不同处理间的含水率和SOD酶活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家系604、742、763、779等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有较高的SOD、POD和CAT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水率和SOD、POD、CAT 3个酶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征。采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家系779、604、742、770和763位列前五,为抗旱性较好的一批家系。
摘要:以6个白蜡(Fraxinus spp.)新品种的3 a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低温胁迫下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以白蜡枝条各项生理指标作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白蜡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研究新选育白蜡新品种的抗寒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拟合Logistic方程得出6个白蜡品种的LT_(50);各生理指标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呈现出低–高–低的单峰曲线,而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根据抗寒能力(D值)大小对6个白蜡新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排序为:鲁蜡2号(Fraxinus velutina'Lula Erhao')〉鲁蜡1号(F.velutina'Lula Yihao')〉鲁蜡5号(F.pennsylvanica'Lula Wuhao')〉鲁蜡4号(F.velutina'Lula Sihao')〉鲁蜡3号(F.velutina'Lula Sanhao')〉鲁蜡6号(F.pennsylvanica'Lula Liuhao')。
摘要:文章用遥感技术及1995年、2010年、2015年多期Landsat影像对昆明20 a的温度变化进行研究,基于不同地表辐射温度,将所有地块分为5个温度等级:相对低辐射温度区域(〈13.89℃),相对较低温辐射温度区域(13.89~20.67℃),中等辐射温度区域(20.67~27.45℃),相对较高温辐射温度区域(27.45~34.23℃)和相对高温辐射温度区域(〉34.23℃),分析城市的热力场变化与下垫面类型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了20 a的城市化进程,昆明市的低温区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而高温区则是从无到有,再到逐渐扩大,至2015年高温区的面积已经达到1995年高温区面积的13倍。下垫面的变化是影响城市地表辐射温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建筑材料和裸露的地表都具有很高的吸热能力,因此建筑面积和未利用荒地面积的增加是导致城市地表温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人口的剧增还会导致大量人为热量的释放,也会导致地表温度的升高。植被可以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城区中,有植被覆盖的区域温度明显要低于其他地区。因此,合理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是降低城市地表温度的最有效的办法。
点评详情